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
首页 > 房地产史话 > 老北京城门的记忆——皇城城门之天安门(明清篇)

老北京城门的记忆——皇城城门之天安门(明清篇)

来源:首都房地产杂志
时间:2015-03-24 12:06:46

1.jpg

这期我们来讲讲天安门,这也是目前皇城七门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城门,更是我们国家的象征。应该说,天安门从 1420 年建成到今年已经有将近600 年的历史了,期间多次被毁、也多次重建和修缮,同时它也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。下面,就让我们来重温一下不同时期的天安门,本期我们主要介绍明清时期的天安门。

仿建——天安门兴建的奥秘

天安门的前身为承天门,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 年 ),当时它只是一座黄瓦飞檐三层楼式的四面透风的五孔木牌坊,在牌坊的正中高悬“承天之门”匾额。

2.jpg

承天门名字的由来,来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首创的圣旨的开头语:“奉天承运”,表明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奉天而行,明皇朝是承方兴之运。承天门还是明朝圣旨出宫的地方,皇帝颁布圣旨时,要将圣旨装在盒子里,盒子用绳子吊着,从承天门慢慢放下去,下面有人跪着接住盒子,表示“承天”的意思。 众所周知,古代造城的理念是东西或南北对称的,比如东华门与西华门对称,南北对称的如故宫前三殿与后三宫、中和殿与交泰殿等,都是对称布局的,以求建筑平衡、理念和谐,国泰民安。那么,为什么要在紫禁城的南面建造一个承天门呢?

据史料记载,在明代,广场上所有的建筑物,都必须陪衬一个高大的主体建筑,于是在明永乐十五年 (1417 年 ),朱棣皇帝诏建皇城时就在紫禁城的南面修建了一座宏大的城门—承天门。史书记载: “承天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 (1417 年 ) 二月,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 (1420 年 ) 十二月。因完全仿建于南京的承天门,故命名为承天门。”这便是承天门兴建的奥秘。

蒯祥——天安门的主要设计者

蒯祥,(1398 年 -1481 年),字廷瑞,号香山,为江南苏州府吴县香山(今江苏苏州胥口)人。自古以来,这里就以出建筑人才而闻名,史书上就曾有“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”的记载。天安门(原承天门)的主要设计者蒯祥的祖父蒯思明、父亲蒯福都是技艺精湛、名闻遐迩的能工巧匠。蒯祥从小深受其父亲的影响,刻苦钻研,30 多岁即“能目量意营,准确无误”,“指挥操作,悉中规制”。

《宪宗实录》记载,蒯祥“以木工起隶工部,精于工艺”。明永乐十五年(1417 年),朱棣大规模营建北京城池宫殿,蒯祥作为明成祖扈从队伍的成员,从南京来到了北京。这种扈从身份,说明他当时已经以技术精湛而得到朱棣的赏识,具有一定的社会声望了。不过,由于当时他年龄还不够大,资历不够深,比起老工师蔡信、杨青、陆祥还是稍逊一筹。蔡信是明初著名设计大师,杨青出身瓦工世家,头脑灵活,善于思考,精于测算,陆祥则是当时著名的雕刻石匠。

在北京宫殿建设初期,蔡、杨等人起了很大作用,但由于他们都年事已高,再加上蒯祥正值年轻力壮,技艺超群,所以很受蔡信等人重用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 年)承天门建筑完工后,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,被称誉“蒯鲁班”。之后,他被皇帝提升为工部左侍郎(正二品,相当于建设部副部长),享受一品俸禄。明朝人所绘制的《北京宫城图》(右图),就有蒯祥站在紫禁城前的画像。

尽管蒯祥官职很大,但他仍为人恭谨正直,俭朴如初,就连出门也从不坐轿。 明成化十七年 (1481年) 3月,蒯祥在北京病逝,终年 84 岁。明宪宗为了纪念他,将他住过的一条胡同命名为“蒯侍郎”胡同。

动荡——天安门三毁三建

承天门自 1420 年建成以来曾三毁三建,直到清代顺治八年(1651 年)以后才稳定下来,保持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。下面,我们就来逐一回顾一下这些历史的片段。

1.jpg

第一次被毁,是在明英宗再次登基的天顺元年七月(1457 年),承天门不幸遭到雷击起火而被烧毁。当时没能立即恢复,直到 8 年后的明成化元年(1465 年),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,工部左侍郎蒯祥设计并领衔重建了承天门。此次重建将原来的东西宽 5 间、南北进深 3 间,扩大为宽 9 间、进深 5 间,形制上也由原来的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。

重建后的承天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,通高33.81 米,面阔 62.77 米,进深 27.25 米,是当时北京城里最大、最高的一座城门楼。城台设置了五个券门,中间的最大,为皇帝出入御用。城楼作九间开阔、五间进深的形式,源于“九五之尊”,是至高无上、唯我独尊的皇权象征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此次重建过程中,蒯祥将中国的彩绘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,并大胆而巧妙地将龙纹图案运用到装饰之中。承天门上一共雕绘了932 条龙纹, 分别作引龙、 云龙、 团龙、 坐龙、 升龙、降龙等姿态,尽显皇家气势。

第二次被毁,是在明崇祯十七年(1644 年),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占北京城,十天后,清兵入关,李自成农民军兵败退出北京城时放火烧毁了皇宫及承天门。

据史料记载,清顺治皇帝福临进北京时,承天门只剩下光秃秃的五个门洞,城台上的宫殿已经荡然无存。

清顺治七年 (1650年) , 清皇室入主紫禁城后,亦对这座显示帝王尊严和江山社稷的特殊城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,于次年,也就是 1651 年开始重建承天门,当年 10 月 31 日建成后顺治帝将其更名为“天安门”,取“受命于天,安邦治国”之意。

关于清代“承天门”改为“天安门”,民间还流传着一则逸闻。传说李自成攻进北京时,在承天门前弯弓搭箭射向承天门匾额上的“天”字,可惜没有射中。其下属以宽慰他的口气说,有天命者任自为。意思是说,李闯王您是有天命的,不必在乎这一箭准不准。而李自成却误解了他的意思,以为是在说他没有天命,勃然大怒,要杀了这个下属,之后被人劝解开。清统治者入京后可能听说了这则逸闻,故而将“承天”改为“天安”。

另据考证,清顺治帝当年改名的天安门匾额上刻有满、汉、蒙三种文字,并按满语语法直译为“天安之门”。后来又将匾额上三种文字改成为满汉两种文字,汉字改成用楷书书写的“天安门”三个字,去掉了“之”字,字体也相应扩大。

康熙二十七年(1688 年)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,基本保持了原形制。1911 年,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,匾额上的满文被除掉,只剩下了“天安门”三个字。

第三次被毁,是在清末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炮击了天安门,天安门受到了严重的破坏。而民国期间,由于时局动荡且财政资金紧张,天安门一直未得到认真的修缮,显得破旧不堪。解放后,政府对天安门城楼进行过多次修缮,其中 1952 年和 1962 年的中修,1964 年至 1965 年的加固工程都使天安门得到了有效的保护。但是,天安门城楼毕竟完全为木质结构,历经300 多年的风风雨雨后,许多部位已出现问题并存在安全隐患。

为此,从 1969 年冬天开始,对天安门城楼进行了落架重建。重建后的天安门城楼基本保持了1651 年清顺治帝改建的形制,只是比原来的 33.87米高出了 0.83 米,通高达 34.7 米。1980 年,又进行过一次大修,按 9 度抗震能力设计施工。1984年对天安门重新油漆彩画。

出入——天安门行桥走路之规

明清时期, 天安门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封建皇权,在这座皇城大门的使用中,为彰显皇室的帝王尊严和封建国威,出入天安门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制。天安门城台下部有 5 个拱形门洞,中间的门洞尺度最大,等级最高,只有“真龙天子”的皇帝才可以由此门出入。两侧门洞为宗室王公和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出入。 最外边的两个门洞走四品以下官员。明清时期,皇帝每年冬至前往天坛祭天,夏至去地坛祭地,孟春赴先农坛耕田,都要从天安门中
门出入。

此外,皇帝的父母也可以从天安门中门入宫;皇帝大婚,皇后可以从天安门中门进入一次;新科状元“金殿传胪”后,可从中门出宫一回。除此之外,严禁任何人行走中门,否则将治重罪。此外,明清时天安门还是一座只进喜、不出丧的“吉祥之门”。

说完了走路的门道,再说说过桥的规矩。天安门前的金水河上横跨着七座汉白玉石桥,名为外金水桥。明清时期,金水桥的行走同样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制。

中间的桥正对着天安门的中门, 称为 “御路桥” ,桥面最宽大,栏杆的柱头雕有蟠龙,是专供皇帝和皇后行走的。

“御路桥”两旁的桥,称为“王公桥”,栏杆的柱头上雕有荷花,只许宗室王公行走。最外侧的两座桥,称为“品级桥”,只许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员通行。

以上五桥均为三孔,而位于太庙(今劳动人民文化宫)和社稷坛(今中山公园)门前的单孔石桥,称为“公生桥”,为四品以下官员过往使用。

1.jpg

补子——明清官员身份证

关于明清时期官员的等级划分,通常可以从官服上来区分。我们先来说一个成语,衣冠禽兽。顾名思义是指穿戴着衣帽的禽兽,是个贬义词。但在明代中期以前,衣冠禽兽却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词语,本为褒义。因为按照明代服制的规定,当时官员穿的袍子上是“文禽武兽”,只有“当官的”才能穿上绣着飞禽或走兽的官服。

众所周知,明代官员分为九品,表现在官服上则是绣绘飞禽走兽的补子以区分官阶。明代官服的补子是一块约 40-50 厘米见方的绸料,织绣上不同纹样,再缝缀到官服上 ,胸背各一 ,表示品级。据《明会典》记载,洪武二十四年(1391 年)

规定,补子图案:公、侯、驸马、伯:麒麟、白泽;文官绣禽,以示文明:一品仙鹤,二品锦鸡,三品孔雀,四品云雁,五品白鹇,六品鹭鸶,七品鸂鶒,八品黄鹂,九品鹌鹑;武官绣兽,以示威猛:一品、二品狮子,三品、四品虎豹,五品熊罴,六品、七品彪,八品犀牛,九品海马;杂职:练雀;风宪官:獬豸。除此之外,还有补子图案为蟒、斗牛等题材的,应归属于明代的“赐服”类。清代官服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与明代大同小
异,但个别的有所变化。文官的补子八品换成了鹌鹑, 九品换为练雀。 武官一品改为麒麟, 三品改为豹,四品改为虎。而且,明代的补子上的禽兽都是成双成对,清代的补子上则仅有一个飞禽或走兽。(下面两图为清代文武官员补子)至于“衣冠禽兽”这个词演后来演变成贬义词,则是在明朝中晚期。那时由于官场腐败,某些官员贪赃枉法、欺压百姓、为非作歹,如同牲畜,老百姓就渐渐地将“衣冠禽兽”这个成语作为贬义词来用了。

门钉——再现皇家等级制度

在舒展高大、端庄浑厚的天安门城台下部有五个券形门洞,俗称“城门”。五个门洞的深度均为40 米,但高宽不一。中间的门洞最大,宽 5.25 米,高 8.82 米,此门正中恰好在北京的中轴线上。其余四个门洞依次往外缩小。

五个门洞中,各有朱色大门两扇,每扇门上钉有镀金龙头铺首及木质圆形门钉 “纵横各九” 81颗。在城门上施用门钉之举,最早出现在隋、唐时期,当时是出于构造的需要,在木板和穿带部位,钉上铁钉以防止门板松动变形。

后来,由于铁钉钉帽露在门表面有碍观瞻且容易生锈,为美观起见,人们把钉帽打造成泡头形状,于是就兼有了装饰功能,以后又逐渐引申出了等级制度。对于使用门钉的数量,明代以前没有明文规定。到了清代,使用门钉的数量才有了等级上的讲究。《大清会典》上记载:“宫殿门庑皆崇基,上复黄琉璃,门设金钉。” “坛庙圜丘外内垣门四,皆朱扉金钉,纵横各九。”门钉要纵、横各九路,九是阳数之极,“九重”为帝王之居。 装饰为镏金钉帽, 为皇帝专用。除此之外,其他王宫贵胄府邸的门钉数量按照品级高低呈单数递减。亲王府邸:纵九横七;世子府邸:纵七横五;公爵府邸:纵横各七;

侯爵以下至男爵府邸:纵横各五。而且他们府邸大门的门钉只能为铁制,不能用铜钉。当然,也有例外。比
如说当年风光一时的和珅所居住的恭王府。按照规制亲王府大门最多是纵九横七 63 个铁钉,但是他的府邸大门则是创新出一个纵九横八的 72 个门钉,而且还是铜钉。对于这样明显的逾越制度,乾隆皇帝根本不管, 其他人也更不敢管了,可见等级制度虽然是皇帝制定的,但是破坏制度的往往也是皇帝开的口子。 (见右图)

石狮——城门御道的守护神

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两岸,蹲守着两对四只雄健威武的汉白玉石狮子。每对都是一雄一雌,互相呼应。东侧的是雄狮, 用其右爪在玩弄着绣球;西侧为雌狮,用其左爪在戏弄着小狮子。细心的人还会发现,东边雄狮的头略向东歪,而眼睛却向西看,西边雌狮的头略向西歪,眼睛在向东注视,它们皆双目圆睁,全神贯注地紧盯着天安门前正中间的御道,仿佛在表明,闲杂人等休想踏入御道一步,凸显其看守城门和威震八方之意。

1.jpg

值得一提的是,我们今天看到的石狮子最早并不在现在的位置,而是在御道两旁。1950 年 8 月,在扩建天安门广场时,石狮子同华表一起向东西、向北各挪移了数米至金水河岸边。关于石狮雕刻,最早见于东汉,据说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出现在中国的。开始时主要作为陵墓神道上的神物,明清时期才开始大量用于皇家宫殿建筑大门两旁。

华表——皇帝进出的提示牌

天安门华表共有两对,一对在天安门前金水桥畔,另一对在天安门城楼后边,它们建于明成化元年(1465 年),迄今已有近 550 年的历史了。每根华表通高 9.57 米,重 20 多吨。每个华表顶端都刻有一只蹲兽,名“望天犼 (h ǒ u)”。天安门前的那对华表上的望天犼面向南,人们称它为“望君归”,即盼望皇帝早日回宫,不要老在宫外寻欢作乐,荒废朝政。与之对应,天安门城楼后面的华表上的望天犼, 称为 “望君出” , 即希望皇帝能出去体察民情。

1.jpg

杂志内刊
协会介绍 | 协会章程 | 组织架构 | 协会领导 | 申请入会 | 联系方式

Copyright © 2006-2020 北京房地产业协会 由居安易家管理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维护 京ICP备14059816号-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7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