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7月的北京楼市整体行情是成交涨,总价跌。
7月份的北京二手房,5个指标“2红2绿1灰”其中:成交金额环比2016年6月,上涨2%;成交套数环2016年6月,上扬11%;环比2015年7月,下滑8%。
全市平均单价环比2016年6月基本不动;单套平均面积下滑11%,这个数据又不正常了!
单套平均总价受到套面积的影响,下滑11%。所以,从数据上来看又是一个量涨价止的行情。
市区方面,朝阳、西城总价上调超过20%,朝阳1248万的平均总价领先市区。海淀跌幅达到25%。
郊区方面,延庆总价下挫65%,而本月两个成交大区门头沟、顺义表总价跌幅49%和24%。怀柔总价涨幅到达到73%,位列榜首。
区域成交两极分化(区域成交套数增长排行)
本月的成交大区门头沟大幅上涨6倍,直接跃居榜首。
另外一个成交大区北京顺义同比套数涨幅也将近3倍。
那为什么说两极分化哪?
根据数据库显示:曾经的交易大区海淀、通州本月同比跌幅竟然超过了80%。
有意思的又来了:本月区域,总价涨、成交跌。总价跌,成交涨。
而小编想要请教一下这些区域的买家们,怎么判断这么准的?买哪跌哪,厉害啊。
80-95平米刚需类户型,成交量较上月狂涨111%,均价大跌10%。主力购房段上市。
145-180平米首改类户型量价双受挫,白领购房意向削减。
180平米以上大面积户型的量跌价涨,前几个月被北京的总监、土豪购置一空,处于供不应求状态
300万以下刚需项目继续量价双利好。
500-1500万中高端项目均价上涨18%,处于量跌价涨状态。
1500万以上豪宅项目量价基本不动。
回到一开始不正常数据“套面积11%的跌幅”,通过上述两个角度分析,答案大伙儿肯定看一眼便知了。
刚需类主力购房产品推量增加,成交大好,拉低了整体的平均面积。
但其实整体市场买气不足。除了刚需类小面积户型,几乎所有段都成交下跌。
Copyright © 2006-2020 北京房地产业协会 由居安易家管理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维护 京ICP备14059816号-1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376号